常德市六大举措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

发布时间:2018年12月25日       来源:      阅读:83次

常德市六大举措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

 

  今年来,常德市按照“全方位、全过程、全覆盖”的工作要求,采取六大举措全面创新预算绩效管理,管理面由一般公共预算向政府性基金预算延伸,管理口径由年初预算向追加预算延伸,管理层次由一级预算单位向二级预算单位延伸,可评价项目基本纳入了绩效管理的笼子。 

  一是深入推进目标管理。今年对112个市本级一级预算单位的事业发展专项25.46亿元实行了绩效目标管理,总金额较去年同比增长29.37%。同时,注重细化了项目指标,项目资金当年量化细化指标总量达1706个,项目平均量化指标近10个,较去年同比增长了70%。 

  二是扎实推进重点评价。在督促112个一级预算单位整体自评的基础上,对其中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等14个专项和市交警支队等4个单位8.04亿元资金进行了重点评价,评价金额较上年4.55亿元增长了76.7%。评价中始终坚持项目抽查面不少于30%,资金抽查面不少于50%的要求,开展了5轮内部专家评审,并充分利用社会各界力量,邀请监督人员参加现场调研,促进评价质量提高,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,对单位的影响触动不断加大,预算单位“学绩效、讲绩效、用绩效、问绩效”的氛围日渐浓厚。 

  三是大力推进运行监控。依托市本级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在6月、9月、10月开展了3轮运行监控,监控的年度执行率分别应达到资金额度的30%、50%、60%。通过监控倒查制度建设上的短板,及时提醒单位在加快支付进度时加强资金管理,同时从优化资源配置环节入手,加强宏观控制,增强预算的精准性、科学性、合理性。 

  四是尝试推进标准化建设。借鉴外地先进经验,市本级先后出台了评价方案、绩效目标管理、绩效运行监控、现场评价清单、项目评价体系、整体评价体系等8项标准体系,以标准化促进评价工作规范化、制度化、精细化管理。对全年标准执行中有较大异议的2个项目,组织开展了2次复议,统一了评价口径。 

  五是全力推进问题整改。将今年重点评价中发现的43项个性问题全面反馈至被评价单位,并委托专家对其整改情况进行上门督办,实行销号管理,确保整改效果。为防止评价和管理脱节,既将评价结果紧密结合参考运用到2019年部门预算编制,还对执行进度不理想的,督促项目单位加快进度抓紧实施;对制度不健全的,督促项目单位尽快出台规范的资金管理办法;并将市本级所有第三方评价报告连同问题整改情况全部进行公开,自觉接受社会监督。 

  六是强力推进结果应用。将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及时运用到2019年市级部门预算编制,共影响预算金额超过5000万元,如促使百团大赛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等文化类项目进行整合,到期中止了“1115”工业发展奖励等项目;削减了科技部门的知识产权推进与专利资助等项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