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章:做强农信担保融资 助推产业精准扶

发布时间:2018年12月25日       来源:      阅读:64次

宜章:做强农信担保融资 助推产业精准扶

 

近三年来,宜章县紧紧围绕产业精准扶贫,以农业发展担保公司为平台,切实帮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解决“融资难”、“融资贵”的问题,支持其健康发展做大做强。截至2018年11月,累计完成涉农担保贷款放款152户、金额7132万元,带动常年就业500多人,帮扶对接贫困户400户、贫困人口8600人。

一、高位推动,强力宣传。一是县委政府全力推。2018年7月25日,宜章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县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推进会,县政府出台了《关于加强全县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通知》(宜政办函〔2018〕117号),成立了县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指导委员会。县五家领导会专题听取相关工作汇报,明确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牵头主抓,将乡镇农信担保工作纳入县委、县政府对乡镇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内容,彻底改变了农信担保公司单打独斗的尴尬局面。二是上下联动齐宣传。由乡镇组织,各合作银行同县农信担保办事处一同到乡镇召开村支书、种养殖户、合作社、个体经营主体等人员参加的推进会。宣传推广农信担保的业务范围、服务对象、工作流程、产品定义,使“农业担保贷款”政策家喻户晓。全县农信担保贷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,每个乡镇不少于20户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,现有资金需求且已上门尽职调查的近30户,收集资料并上报审批的25户。三是组织联网强协作。一方面按照《宜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县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通知》精神,成立了乡镇农担联系人网络,每个乡镇确定1-2个农担联络员,与县办事处人员形成“兵团作战”模式,由市农担公司负责业务培训,使其熟悉政策、用好政策、懂得操作。同时明确工作职责,奖勤罚懒,要求其做好经营主体推荐、调查摸底和建档立卡、信息复核等工作。另一方面,充分发挥合作银行点多面广、信息灵、人员多的优势,与7家金融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,实现信息共享合作,提高信息调查的效率。

二、用准政策,激励撬动。一是用好财政贴保贴息兜底政策。根据今年7月出台的湘农担复[2018]5号文件,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贷款利息、保费补贴规范操作,及时梳理摸底符合“双控”标准、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务工的经营主体,用好用足市、县财政贴保贴息政策,进一步降低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的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。目前,对贷款到期客户的贴保贴息资料已进行收集审核,并上报到了省农信担公司和市财政局,通过落实此项政策实现了经营主体融资零成本、吸纳贫困人口大增长的双赢目标。二是用好300万元以下贷款免抵押政策。农信担重点是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的农业经营主体,过去由于需要抵押,融资难、融资贵、融资慢的问题普遍存在,通过实施300万元以下贷款免抵押政策,消除了贷款壁垒和门槛,简化了贷款程序,在各乡镇调查摸底、信息汇总、批量推荐的基础上,由合作银行和县农信办事处开展尽职调查后快速提供担保贷款。三是用好风险准备金政策。统筹中央省市下拨的农业担保体系建设资金,县财政建立50万元的贷款担保风险准备金,加大财政贴息、保险及保费补助资金的对接支持力度,对于期内贷款所缴纳的担保费补贴75%,利息按照央行同期贷款基准利润全额补贴,强化担保风险的控制,防止系统性风险。

三、强化保障,特色担保。一是重拳营造诚信环境。通过各种方式向贷款的经营主体灌输“有借有还、再借不难”的观念,尽量做到少发生贷款不良,减少损失。同时,组织专门力量,严厉打击骗贷骗保和恶意逃废债务行为,今年县办事处已联合县公安经侦部门对1户经营主体进行打击惩戒,形成震慑教育影响,确保了我县代偿率不超过5%。二是有效避免恶性竞争。为避免银行恶性竞争,及时出台相关规定,明确哪家合作银行对接了乡镇并成功组织乡镇农担产品推介会,该乡镇就归哪家银行的业务范围,避免了银行大战各乡镇,办事处借力银行,避免了忙于应付各乡镇推广工作的被动局面。三是重点突出特色特保。坚持农担业务的政策定位和普惠金融的业务特色,实现农担业务对种养大户、农副产品加工、农业三产服务等行业的全覆盖,力争三年做好一乡一品、一村一品,使老百姓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稳定的就业岗位,实现安居乐业。在实际工作中,我县针对种粮大户、脐橙、茶叶、油茶、养殖业等经营主体较多的县域特点,优先对这些优势特色农业提供农信担支持,累计完成粮食贷61笔1919万元、脐橙种植等特色贷79笔4070万元、油茶贷11笔1098万元、生猪贷1户45万元。